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眼外肌病 > 弱视
编号:13651346
弱视治疗的心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5日 《医学信息》 20155
     摘要:凡眼部无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0.8者称为弱视,弱视是眼科临床常见的儿童眼病,是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系统发育关键期内受到某些因素(如斜视、屈光不正、先天性白内障等)的干扰,致使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视觉细胞无法获得有效刺激,从而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形觉剥夺)或双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的清晰物象与模糊物象之间发生竞争(双眼竞争性抑制),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及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在我国,弱视发病率约为2%~4%,多为单眼,亦可双眼。根据病因分类为:①斜视性弱视;②屈光不正性弱视;③屈光参差性弱视;④形觉剥夺性弱视。弱视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本文根据诱发原因对不同类型弱视的治疗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弱视;治疗;体会

    1斜视性弱视

    斜视性弱视往往是由于较恒定的单眼斜视所致,内斜视比外斜视更常见,主要原因可能早期外斜常呈现间歇性的特性[1]。

    内斜视的弱视患者首次配镜要在充分睫状肌麻痹验光的基础上予以足度正镜矫正。高度远视如度数超过6.00 D应予不低于6.00 D的正镜矫正。戴镜后要定期复查双眼屈光状态、视力及眼位。特别是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其开始戴镜治疗可能需要短期阿托品化以松弛调节而适应足度正镜。在维持眼位正、视力好的情况下逐渐降低正球镜度数,通常每年减少1.00 D,以利于正视化过程出现调节发育障碍;对于内斜视的近视患者则要考虑低矫。

    外斜视的弱视患者当屈光不正为近视时,应给予最佳矫正视力的负镜配镜,度数可适当给足;若为外斜远视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23 字符